芬兰的历史
人类移居芬兰
大约10000年以前人类开始移居芬兰。原始居民来从现今东部的俄罗斯并通过南部的波罗的海迁徙至芬兰。芬兰语发源自中世纪俄语,并受到了波罗的海语言和日耳曼语系的影响。800年前芬兰就出现了以瑞典语为母语的居民。
瑞典和俄罗斯统治下的芬兰
芬兰自中世纪至19世纪初经历了600多年的瑞典统治。在此期间,为了争夺对芬兰的统治权,瑞典和俄罗斯之间战争不断。俄罗斯最终于1809年取得了对瑞战争的胜利,从此芬兰便受俄国统治。
芬兰于1809年至1917年受俄国统治。期间芬兰实施自治,芬兰人可自行决定许多自治事务,但芬兰仍受到沙皇的统治。
芬兰受俄统治期间,芬兰的语言和文化飞快发展。20世纪初俄国开始削减芬兰的自治权利,但芬兰人却对此不满。
芬兰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芬兰议会于1917年12月6日正式决定脱离俄国统治。从此芬兰便成为独立国家,每年12月6日成为了芬兰的独立日。
1918年春天独立不久的芬兰陷入了内战,战争一方是由佃农组成的白公民卫军,另一方则是由官僚和地主组成的红卫军。内战于1918年五月以白公民卫军的胜利告终。
独立后的芬兰成为了共和制国家,由人民选举出的议会制定法律。白军的领袖成为了芬兰第一任总统,芬兰从此不再受任何沙皇或国王的统治。
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
1939年11月底,苏联红军对芬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进行了两次战争:1939年至1940年的冬季战争和1941年至1944年的继续战争。
芬兰不得不向俄罗斯割让领土。超过40万的芬兰人从被割让的领土上迁回芬兰国土。芬兰以沉重的代价换取了国家主权独立。
战后的芬兰
战后的芬兰人害怕苏联会像对待其他东欧国家一样将芬兰转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芬兰却成功地与苏联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保留了民主政体,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业有所增加。在外交政策上,芬兰不得已夹在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
战后的芬兰由农业国家成功转变成为了工业公家。工业化的芬兰对外国的工业产品出口与日俱增。主要的出口产品为纸张及其他林业产品。
芬兰社会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农民移居至城市,家庭妇女也开始参加工作。公共服务事业持续发展,芬兰开始提供公众医疗保健服务、社会服务及基础教育服务。60年代数以万计的芬兰人在工作和高工资的驱使下移居至瑞典。
90年代至新世纪
二十世纪初苏联解体后给芬兰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芬兰陷入了经济萧条。许多企业都纷纷倒闭,导致了失业率的迅速飙升。
萧条过后,芬兰的经济重新复苏,高科技产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服务业也迅速发展。
90年代起便不断有国外移民移居至芬兰。其中包括许多难民和前苏联地区的芬兰返乡者。还有许多人因为学习、工作或家庭团聚等原因移居至芬兰。
1995年芬兰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02年芬兰停止了原有货币的流通,成为了第一批使用欧元的国家。